今天是: 欢迎来到安徽是个好地方网
24小时新闻阅读排行
热点资讯
  • 魏晓丽代表网站看望部分...

    魏晓丽代表网站看望部分编委安徽是个好地方网12月2...


视频鉴赏

图文鉴赏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热点聚焦 >
章建敏:明光路街道“以孝治家”的多重意蕴
发布日期:2020-03-23  文章来源:   作者:安徽是个好地方网  

明光路街道“以孝治家”的多重意蕴

《中国统一战线》杂志社总编辑章建敏
 

  近日,我看了一些老领导、老学长、老朋友写的有关合肥市明光路街道开展“以孝治家”的专访和评论文章,深受教育、启发良多。本没有为此写点什么的想法,受良师益友吴玉叶先生的邀请,故而硬着头皮写一篇有关“以孝治家”的评论。于是,我又将有关明光路街道“以孝治家”方面的文章拿来仔细一读,还真是令人佩服:都是大家手笔、上乘之作,可谓纵古论今,家国一体,德法兼容,入情入理。

  大家都知道,“孝”是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涉及价值、规范、行为等众多层面,更是中华民族情有独钟的重要品行和精神特质,并成为中国传统伦理纲常之首。围绕孝道而展开的理论探索不计其数,围绕孝道而践行的事例举不胜举。实际上,孝道早已成为家庭和睦的内在灵魂,成为支撑社会和谐稳定的精神纽带,成为滋养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文明传承、演进的重要动力。不难看出,孝道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巨大的文化魅力,不断向世人展现着真理之智、伦理之善和实践之美。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社会发生了千变万化,但不论怎么变化,人在本质上还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人都无法摆脱各种复杂的关系网络而独立存在——小到家庭、师生、同事、朋友等关系,大到与国家、社会乃至自然的关系。维护好这些关系,使其能够和谐、有序、稳定、持续而又充满活力,这客观上就需要各种风俗习惯、文化传统、乡规民约、道德规范、法律制度等来保障和支撑。实践证明,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自古至今人们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明光路街道开展“以孝治家”行动,可谓一个睿智之举,创造性地探索出一条合乎时代、合乎规律、合乎群众的德化发展之路,具有多种价值意蕴。

  “以孝治家”是加强社会治理的独特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转型,社会治理已经成为社会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创新社会治理理念,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推进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逻辑,也是要下功夫做好的重大课题。明光路街道以实际行动参与研究和回答中国共产党人的时代课题,自觉地践行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探索出“以孝治家”的社区治理模式。当前,体制外人员、流动人口、老龄化人口日益增多,大量的社会矛盾和问题都沉淀在社区;如此一来,社区便成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在一定意义上说,社区中各种问题和矛盾化解了,社区和谐稳定了,国家和谐稳定就有了坚实根基。而治理好社区,对于基层党组织来说无疑是一种新的挑战,因为传统的管理控制模式早已难以为继,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治、伦理、情感、文化等多种方式和手段已成为必然选择,——其中,“以孝治家”就是一种很好的探索。明光路街道紧密结合时代精神和社区实际,积极挖掘工作资源和力量,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社会义工、慈善企业家的优势作用,推动了“以孝治家大食堂”、“社区书院”、“健康家园”的“三大工程”,开创了一条着力破解难题、积极协调关系,又十分适合民众需要的社区治理新路子,以此引导群众培育孝心、遵守孝道、推广孝行,逐步营造出充满道德情怀、团结友爱、和谐温馨的美好家园。

  “以孝治家”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中华文明几千年,绵延不绝,生生不息,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华民族善于继承和弘扬前人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历史思维,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营养剂,目的就是要大家重视历史经验和智慧,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发展和应用。事实上,今天我们面临的很多问题,历史地看都有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感。解决问题之道,古圣先贤给我们提供了无数经验启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当前,我们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有效解决现实中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一种策略性需要,借此来消解当前社会生活中各种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偏失,帮助人们启迪心智、唤醒良知,激发人们对道德精神的追求,而更为重要的是一种战略性选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体现在文化的高度繁荣和发展,必然是一个人人有品位、个个有德行的美好境界。这就意味着,在走向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我们必须建设强大的中华文化,不忘本来、面向未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善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文化,而且这也是最能够融入大众日常生活的部分。明光路街道开展“以孝治家”活动,找到了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切入点,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功能作用。特别值得点赞的是,他们在传播孝道的过程中,不是简单的道德说教,而是采用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的方式,与群众的现实需要紧密相连,融文化传承于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之中,扬道德于服务群众的现实需求之中,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利安人,潜移默化、循循善诱、敦风化俗。应该说,这为新时代创造性地传承和转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探索出一条新途径,提供了值得效仿的成功范例。

  “以孝治家”是落实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战略的重要举措。现代社会的运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得多,国家治理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德治和法治是十分重要的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并共同构成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一般而言,德治更多强化人的内在自觉性,法治更多强化外在刚性约束,两者之间德治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真正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不只是需要完备的法律体系、道德规范,更重要的是需要一种新的载体和途径,使得这种规范化、制度化的条文能够让人入心入耳,真正转化为大众的日常行为。明光路街道探索的“以孝治家”模式,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推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效举措。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只有自觉地理解和尊崇孝道,恪守孝心,才能做到由内而外、由德而法,由己及人、由孝而忠。从实际成效来看,明光路街道的积极探索,为以德治国的落地生根提供了土壤和空气,让德治立根于家庭、养成于社区、推广于社会,也为依法治国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奠定有益的精神基础,推动形成德润人心、法安社会的新气象,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价值,体现出一种政治担当的智慧和豪情。

  “以孝治家”是做好社区统战工作的崭新载体。走进新时代,我们党的统战工作面临着许多新形势新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面临的内外形势、所肩负的使命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是变化大,越要把统一战线发展好、把统战工作开展好,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当前,统一战线成员的规模结构、工作方式、价值观念等发生了新的变化,社区统一战线成员不断增多,大量的民主党派成员、党外知识分子、民族宗教界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都生活、工作在社区当中。他们既在这里创业发展,又在这里娱乐消闲;既在这里抚育儿女,又在这里安度晚年。这就意味着,社区统战工作任务日益繁重,社区已经成为加强党外人士政治引导、联谊交友、照顾利益的重要阵地。如何提高社区统战工作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以孝治家”就是一个崭新的工作载体。运用这种新载体,基层党组织实施“三大工程”,为社区群众做好各种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帮助,在服务中赢得了党外人士的信任和尊重,这无疑是一种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好方式,有利于激发出党外人士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和拥戴。同时,“以孝治家”为社区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当广大党外人士自觉尊崇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文化,自然而然地就筑牢抵御外来文化侵袭的思想防线,特别是对于防范西方一些国家利用宗教对我们进行渗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一提的是,“以孝治家”还为民主党派成员、党外知识分子、民营企业家、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参与社会服务、履行社会责任搭建了平台,使其在充分展示党外人士良好形象的过程中,有力地彰显了新时代统一战线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章建敏简介

  章建敏,安徽庐江人,哲学博士,教授,现任中央统战部《中国统一战线》杂志社总编辑。

  曾任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安徽社会主义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中央统战部办公厅副主任、政策理论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