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来到安徽是个好地方网
24小时新闻阅读排行
热点资讯
  • 魏晓丽代表网站看望部分...

    魏晓丽代表网站看望部分编委安徽是个好地方网12月2...


视频鉴赏

图文鉴赏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热点聚焦 >
段贤来:访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黄家海
发布日期:2020-03-15  文章来源:   作者:安徽是个好地方网  

老骥伏枥 壮心不已

——访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黄家海

安徽是个好地方网记者 段贤来

  导读 读了您写的采访录、看到“以孝治家”四个字,我就有兴奋点,心里难以平静,于是就开始思考如何参与此项活动。

  目前,明光路街道开展的“以孝治家”行动,已经得到辖区内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和支持。相信,通过“安徽是个好地方网”和“‘安徽是个好地方’微信平台”的不断宣传推广,定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安徽是个好地方网总编辑段贤来(左)采访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黄家海(右)

  记 者:黄校长,您好!自去年12月下旬以来,“安徽是个好地方网”和“‘安徽是个好地方’微信平台”陆续推出了多篇文章宣传合肥市明光路街道开展“以孝治家”活动。您是十分关注这件事的,不仅如此而且还连续发表了8篇评论文章。请问,您之所以这样的动因是什么?

  黄家海:贤来同志您好,很高兴接受您的采访!

  您采访明光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罗效民的3篇专访文章,在“安徽是个好地方网”和“‘安徽是个好地方’微信平台”推出后,引起社会关注、产生了良好反响。我用心阅读后,静心领悟,收益良多,同时也勾起我很多回忆。明光路街道开展“以孝治家”行动之所以引起我的关注,并连续写了多篇评论文章,主要是由于以下这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由于我们这代人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从小受到的主题教育是“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我受到的家教是“尊敬长者,宽厚待人。”上小学时读《弟子规》,接受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上中学、大学时学雷锋和焦裕禄,他们的“大孝”“大爱”给我留下较深刻印象。使传统的孝文化在我的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让我从内心深处感悟到了“孝”是做人的根本、道德的根基。基于此,读了您写的采访录、看到“以孝治家”四个字,我就有兴奋点,心里难以平静,于是就开始思考如何参与此项活动。

  二是我作为“《安徽是个好地方》编委会”主要成员之一,对“编委会”属下的 “安徽是个好地方网”和“‘安徽是个好地方’微信平台”宣传的“以孝治家”活动理应积极参与。对我来说,参与的过程其实也是学习、受教育的过程。实践证明,通过近3个月来力度不断加大的宣传,明光路街道及其“以孝治家”行动的社会影响力明显越来越大,传递出的向善向上的精神力量同时越来越大。因此,我参与的兴趣也越来越大、积极性越来越高。

  记 者:您连续发表8篇评论,虽然每篇的角度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您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或主题思想应该是清晰一致的。请问,您发表这8篇评论,最终是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或想法?

  黄家海:简言之,我的主要想法是为了唤起人们的孝心、爱心,让更多人关心、支持和推动明光路街道开展的“以孝治家”行动。

  开展“以孝治家”行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需要,也是教育人、塑造人的实际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阶段,旧的伦理道德体系受到冲击。由于法制、德治不够完善,出现了道德滑坡、信仰缺失、唯利是图、伦理失常、拜金主义等问题。一部分社会成员不行“孝道”,对家庭、社会不负责任,对他人漠不关心,以至出现了见义不为、见死不救的社会冷漠现象。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明光路街道推行的“以孝治家”行动,就是一把很好的“钥匙”。这把“钥匙”虽然不能开所有的“锁”,但能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也不简单。因此,不仅要肯定、赞扬,而且更需要把这种好的做法宣传推广出去,让更多的基层社区学习借鉴。

  目前,明光路街道开展的“以孝治家”行动,已经得到辖区内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和支持。相信,通过“安徽是个好地方网”和“‘安徽是个好地方’微信平台”的不断宣传推广,定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记 者:您作为一个退休10多年的老同志,连续创作8篇评论,又赶上春节和疫情期间,确实是很不容易的。请问,您在创作过程中是否有过畏难情绪或有过打退堂鼓的时候?

  黄家海:近期,正赶上严峻的疫情,心系武汉,心情沉重。其间,从“安徽是个好地方网”和“‘安徽是个好地方’微信平台’”上,先后看到您采访明光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罗效民的专访文章和原《中国新闻出版报》总编辑张芬之、《解放军报》原副总编辑刘书忱撰写的评论文章,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我正在思考着能否也写篇感悟文章呢,此时正巧接到吴玉叶社长的电话,聊了一会儿疫情防控情况后,他明确提出让我也要参与写评论文章,并说至少要写6篇。我听后感到有压力,但没有拒绝,心想先写着试试吧。动笔之前,又重温了《论语》和《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当连续写完3篇后,确实有点畏难情绪。此时想起了毛主席的教导:“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正在此时吴社长又打来电话,对我前面3篇文章给予肯定,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陈维席用微信提供了《鞭打芦花》的有关资料,这样畏难情绪就云消雾散了。紧接着又一鼓作气,连续写了5篇。通过写这些评论文章,进一步加深了对明光路街道开展“以孝治家”行动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的理解。

  记 者:作为省委党校的老领导,您觉得明光路街道开展的“以孝治家”行动与各级党校的干部教育是否有联系?如果有,您认为有着怎样的联系?

  黄家海:党校是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的学校,是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党员领导干部进党校学习,以学员的身份接受理论培训、加强党性修养。通过党校教育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以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明光路街道开展的“以孝治家”行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目的也是为了教育人、塑造人。从教育人、培养人的角度来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领导干部、人民公仆,理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时刻“以人民为中心”,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样,才能取得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如果,我们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通过党校培训、轮训,都能像明光路街道的干部那样把辖区内的人民群众视为父母服务于他们,这应该是一个多好的社会和国度啊!

  记 者:您认为就明光路街道开展的“以孝治家”行动,省市两级党校能否做些帮助性的工作呢?

  黄家海:2006年1月,我就不再担任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了。尽管如此,作为一名退休的老同志和老党员,我还不断地学习、关注着社会。因此,对明光路街道开展的“以孝治家”行动,我就十分关注。还有现任中共安徽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教授江观伙和退休副校长金乃俊及老教授李本和、高淮成等都先后就明光路街道开展的“以孝治家”行动写过有见地、高质量的评论文章,社会反响也很好。我认为,这就是在为明光路街道“以孝治家”行动做帮助性的工作。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因此,对您说的省市两级党校能为这项活动做哪些帮助性的工作,我不便多说,只能建议:可以通过江观伙副校(院)长,请他协调有关方面做些力所能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