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以孝治家”活动功德无量
《安徽科技报》原总编辑 徐焕斗
近日,细读“安徽是个好地方网”推出的3篇就“以孝治家”活动采访合肥市瑶海区明光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罗效民的专访后,笔者不禁为这一活动叫好。可谓功德无量。
中国有句话叫“百善孝为先”。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孝”为百善之首;第二层意思是“孝”开了,百善都开。诚如孔子所言:“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道德的根本,教育一定要从“孝”开始。因为少儿和年轻人的孝心,一打开之后,他所有的德行都出来了。他念念想着,要好好做人做事,好好学本领,不能让父母丢脸,不能让国家受损失……由此一来,他那种自我关照,自强不息的能力就上升了。从而也懂得了孝顺自己父母,效忠国家和社会,尊敬别人的父母乃至所有的人。所以孝心对孩子影响深远,对其他人进步成长也起着重要作用。
如何让孝的花朵遍地开放,让孝深深扎根于年轻人和国人心中,除了按明光街道在开展“以孝治家”活动过程中,通过“以孝治家大食堂”解决社区老人就餐问题的同时,感召老人子女加入志愿者队伍,传播行善尽孝观念;通过“以孝治家大讲堂”,学习《弟子规》《孝经》等国学经典,弘扬孝道文化,促进家风建设;通过“爷爷奶奶一堂课”,使儿童受教育,老人得尊重,使社区内尊老爱幼蔚然成风外,笔者在怎么教育的问题上,还有三点建议:
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则。孝要怎么教?教育当中最有力的做法是身教,即以身作则。如一位女教师学习完《弟子规》之后,开始放“五一”长假,她回到父母家里,刚好遇上她的生日。而生日正是教导孩子孝心最好的机会。她搬了三把椅子,请外婆、爸爸、妈妈坐。然后对着父母讲:“我已经35岁了,35年来还让父母操了不少心,也做错了些事情,现在我已经学习圣贤教诲,往后我一定尽心尽力做一个孝顺的女儿。今天是我的生日,更是母亲的受难日,所以我要向母亲行三跪九叩礼。”说完就拜下去,这个第一拜拜下去,母亲眼泪就流下来了;第二拜再拜下去,在旁边看着这一幕的儿子,不由自主地就走到自己父亲的身边开始帮爸爸按摩。其实并没有人跟孩子讲任何一句话,而他只是看到母亲在拜自己的父母,在行孝道,那种德行的力量无形当中给他很大的震撼。所以他不由自主就觉得好像自己不为父母做些什么怪不对劲的,所以就去帮爸爸按摩。可见教子的第一个关键是要以身作则。
其次,亲师合作。第二个教孝的方法,一定要亲师合作,就是做父母亲的跟老师要密切配合。老师在课堂上课时,告诉孩子们回家要帮父母做事,要有孝心。如何落实到位,有一位妈妈很有智慧。她的孩子给她端洗脚水,她虽然很喜欢,但因为怕孩子被水烫到,就先把热水器温度调到很低,让孩子先端了一个礼拜的冷水,等孩子端水的能力已经形成后,再慢慢把温度调上来。所以一定要配合老师的教导,成就、成全孩子的孝行。还有一位家长打电话感谢老师,因为她的女儿学习《弟子规》后进步特别大,有一天这位家长太累了,躺着没盖被子就睡着了,醒来时身上已经盖好了被子,是女儿帮盖的。走出房间又闻到一股面条的香味,就问“你爸爸回来了?”女儿回答说没回来。母亲感到奇怪地问,“那怎么有面吃?”女儿说,“我做的。我常常看母亲煮面,所以今天也尝试做做看,尽一份孝心。”思考一下这个孩子生了什么心?孝心!她逐渐会在点点滴滴中,体恤父母的辛苦,进而懂得照顾父母。孝心还使孩子的观察力敏锐起来,孝心还让孩子勇于尝试,在做事中慢慢锻炼自己。懂得细心观察,关心别人,尝试做事的品质,这对人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形成这些品质的根源就在孝心。所以我们要有这份信心,坚定品德的根本就在于有孝道的信念,努力跟老师配合好教孩子力行孝道。
再次,夫妻配合。实践表明,夫妻之间相互配合,孩子也容易增长孝心。比如说,做爸爸的等孩子懂事了就对他(她)说:“孩子,你可以不孝顺我,但是你不能不孝顺你母亲。”要把母亲怀孕生子的痛苦如实告诉孩子。讲话的时候要中肯,假如做父亲的人讲到这事眼泪都掉下来,那孩子也会听得很感动。做母亲的也要告诉孩子“你不能不孝顺爸爸”。要把父亲对孩子付出的点点滴滴告诉他(她),让其能够领受父亲的恩德。所以夫妻搭配,配合很重要。
总之,开展“以孝治家”活动,传承中华民族孝心美德,可以救家庭、救社会,救全人类,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支持!
徐焕斗简介
徐焕斗,1941年生,安徽五河县人。1966年毕业于安徽农学院(安徽农业大学),中共党员,《安徽科技报》原总编辑。
他的《巧施肥》《巧种田》《大豆加工与利用》3本书,均由安徽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后又在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多棱镜》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