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来到安徽是个好地方网
24小时新闻阅读排行
热点资讯
  • 魏晓丽代表网站看望部分...

    魏晓丽代表网站看望部分编委安徽是个好地方网12月2...


视频鉴赏

图文鉴赏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知名人物 >
包青天的故事
发布日期:2020-01-19  文章来源:   作者:未知  
是谁割了牛舌头
包拯到扬州的天长县(在现在江苏省)去做知县。到任不久,就遇到一件案子。这一天,一个农民的孩子到河边放牛。他把牛放在河滩上吃草,自己就到河边玩去了。等他想牵牛回家的时候,发现那牛无精打采地站着,嘴边不住地滴血。孩子吓得哭起来。孩子的爸爸听说了,跑到河边细一看,才发觉牛的舌头不知被谁割去了。他又急又恨,跺着脚说:“毁了我的牛,这让我怎么耕地呀!”说完,他赶到县衙门去告状。包拯听完他的叙述以后,想了想,有了主意。他不慌不忙地对告状人说:“牛舌头割了,就不能再长上去。你回家把这头牛宰了,做成熟肉卖了吧。免得牛不能吃草死了,连肉也不值钱。”农民听完,很不满意,望着包拯,抱怨说:“县太爷,小民要是宰了牛,还用什么来耕地?再说,官府也不允许宰杀耕牛……”包拯装作不耐烦地说:“一个牛舌头算得了什么?也值得这样没完没了?快走吧!”农民只得忍气吞声地回去,按包拯的话去做了。第二天,就有个和那农民同村的人来告状。他说那个农民违犯法令,私宰耕牛。包拯看这个人鬼头鬼脑的样子,就紧盯着他问:“你告他私杀耕牛,你说,他为什么要杀牛?”
“因为那牛舌……”刚说到这儿,告状人发现说错了,忙闭住嘴。包拯猛一下站起来,“啪”的一拍惊堂木,追问说:“说!牛舌头怎么样?”“牛舌头被割了……”“你怎么知道牛舌头被割了?”告状人被问得张口结舌,答不上来。这时候,包拯大声问道:“你给我老实招来,为什么割他的牛舌头,又告他的状?”那人听了,大惊失色,赶紧磕头服罪:“是小人和他有仇,所以割了牛舌头……”包拯依法处罚了割牛舌头的人。从此,他善于断案的名声,到处传开了。
没拿一块端砚
这一年,包拯来到端州,担任端州的地方官。 端州在今天的广东省高要县。那里出产的砚台,石精工细,非常出名,人们把它叫作端砚。端砚和湖笔、徽墨、宣纸,是文房四宝中的上等品。从唐代起,端砚每年都要作为礼物向皇帝进贡。有很多端州的地方官为了巴结朝中有权势的人,每次都多征收几十倍的砚台,送给京城的大官们。包拯上任以后,穿上便服,来到出产端砚的羚羊峡,他看到工匠们用石头打磨砚台,非常辛苦。一问官家的价钱,十台端砚只给一台的钱,害得工匠生病的时候都没钱抓药。
包拯回到州府,又检查了存放端砚的库房,发现里面收存了好多端砚,就质问管库房的官吏:“每年向朝廷贡去多少?”“一百整。”“实收多少?”“实收……”那人想撒谎,可端砚摆在库房里,包拯都看到了,他只得说,“实收五百。”“快把多余的端砚作价出售,补发工匠的工钱,不得扣减!”从此,包拯定了规章,立了账目,严禁多要乱拿。等到包拯任期满了,离开端州的时候,他没有拿回一块端砚。就是不见包拯来。有一年,包拯奉朝廷的命令,来到京城东京,等候封官。宰相吕夷简早就听说包拯才干出众,做官清正廉洁,很想见见他。他想,自己是当朝宰相,包拯进京,准得像其他人一样,忙着求见我,让我在皇上面前说几句好话,我就等着他来吧。 这时候,有人来告诉吕夷简,说包拯就住在吕家附近。吕夷简心想:这还不是为了来见我,特意住得近些吗? 可是,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求见他的人一个接一个,就是不见包拯来。又过了好几天,手下人来向吕夷简报告“包拯封完官以后,已经走了!”“走了?”“是,离开京城上任去了。”“不对,你再去他住处打听一下。” 手下人去了一会儿,又回来报告:“他的住处空空的,行李全搬走了。包拯确实走了。”吕夷简这才明白,包拯和那些巴结上司,拉拢私人关系的官不一样。
为百姓说话
后来,包拯被调到东京做官。他经常到各地调查,特别关心老百姓的生活。一年,夏天到了,陈州(东京附近,在现在河南省)的农民开始向官府缴税。按往年的办法,都是直接缴纳小麦和大麦。可这一年,地方官突然改了办法,让农民缴纳现钱。原来,这里面有“鬼”。按照市价,一斗麦子五十文钱,地方官却要折合成一百文,另外还要加收运费二十文,损耗二十文,这样一斗麦子的钱涨到了一百四十文,增加了一倍还多。农民一年辛辛苦苦,打下点粮食,哪儿来那么多钱呐!陈州的百姓们叫苦连天,有的为了缴钱,弄得倾家荡产,活不下去了。可巧,包拯来调查了。他了解到地方官的所作所为,非常生气,马上报告宋仁宗说:“陈州地方官任意涨价,搜刮百姓,实在不能容忍。您应该下令,让他们一是按公价定出钱数,二是交麦子还是交钱,应该让百姓自己选,怎么都行。只有这样,老百姓才能活下去。”多亏了包拯,陈州百姓才得救了。包拯又了解到全国好多地方,都有随便涨价的情况,他又接二连三地上书,要求免除这些对百姓不利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