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朗诵界的现状与未来
——访安徽朗诵艺术学会会长许北雄
《晓丽访谈》栏目主持人 魏晓丽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
我是安徽是个好地方网《晓丽访谈》栏目主持人魏晓丽,现在的时间是2025年3月21日上午9点30分,接下来我将在本网录播中心,围绕“安徽朗诵”的话题采访安徽朗诵艺术学会会长许北雄。许北雄先生曾任安徽话剧团团长、安徽演艺集团艺术总监兼安徽徽京剧院院长。敬请各位网友关注。
许会长好!
许北雄:主持人好!
主持人:您作为现任安徽朗诵艺术学会会长,请给我们的广大网友简要介绍一下安徽朗诵界的现状好吗?
许北雄:好的。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参加《晓丽访谈》的活动。这个专访栏目我看过多期,觉得办得非常好,有着鲜明的特色,在讲好安徽故事、展示安徽风采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我们安徽朗诵艺术学会是2010年成立的,到今天已经走过了整整15年。在这15年里,安徽的朗诵艺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朗诵爱好者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朗诵爱好者近十万人,特别是最近五年来,全省每个市都成立了朗诵协会,可以说从小学生到白发苍苍的老年朋友都有着对朗诵艺术的爱好。省委宣传部开展的全民阅读、书香安徽的系列活动,更加促进了人们爱朗诵、学朗诵的积极性。同时,一些语言艺术的专业工作者,也积极投入到朗诵的辅导、示范和展示的公益性活动中,使得我们省朗诵水平不断提高,多次在全国性分类朗诵大赛中荣获大奖。
主持人:听说你们从去年10月份开始与安徽省徽京剧院联合,每月举办一场朗诵音乐会。据了解反响很好,请您具体介绍一下,好吗?
许北雄:好的。举办这样的朗诵音乐会的目的,就是让社会上更多的朋友了解朗诵艺术,进而喜爱朗诵艺术。朗诵虽然有很多人喜爱,但是还是一个“小众艺术”,以前的朗诵活动开展基本上是朗诵爱好者之间的“自娱自乐”,传播的范围有限,因此影响不大。我们和省徽京剧院合作,采取市场化运作,让朗诵艺术和音乐戏曲多种艺术形式相融合,探索一条走出朗诵“自娱自乐”的新的道路,让朗诵艺术真正走向社会,走向大众。目前试验演出了四场,整体效果还挺好的,——当然,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2025年准备从3月份起每月演出一场,全年安排十场。我们希望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也将努力把这个艺术品牌越办越好。
主持人:安徽朗诵界在您的领导下风生水起,这固然与您领导有方有着很大的关系,但也离不开骨干力量的鼎力支持。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安徽朗诵界的几位著名人士,如何?
许北雄:好的。安徽朗诵界能够有今天这样的局面和成绩,真的是和全省朗诵爱好者的努力分不开,和我们的语言艺术的前辈、老师分不开。比如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魏民老师,他是我们学会的老会长,也是学会的发起人之一。他不但有着深厚的艺术造诣,而且对朗诵艺术精益求精的态度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还有学会原副会长,现为学会的顾问王秀琴老师,她是话剧表演艺术家,一级演员。她用声音营造朗诵意境,引人入胜。她编、导、演朗诵作品数篇,注重在舞台上形式创新。我们学会的几位副会长全是业内的精英,像安妮老师、鲍远明老师和姚静云老师都来自省市广播电视台,也是观众熟悉和喜爱的播音员和主持人;蔡正兰副会长是我们省第一位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授。他们中的 部分现在还在一线工作。他们都尽心尽力为学会的发展献计策、做贡献。
这些年来,又有许多高校的老师和播音员、主持人成为学会的中坚力量,特别高兴地看到很多专业院校的大学生脱颖而出,成为学会的后备主力军。
主持人:根据您刚才介绍的情况,应该说安徽朗诵界是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能否请您展望一下未来呢?
许北雄:前景无限好,任重而道远。随着爱好朗诵的群体不断壮大,如何普及与提高这一课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这是我们急需思考和谋划的。但是我们有信心和底气,因为我们已经感受到了社会的关注,体验到了方方面面的支持。因此,对安徽朗诵艺术的未来,我们充满着期待,一定会是满园春色,万紫千红!
主持人:感谢许北雄会长接受采访和耐心细致的介绍。
尊敬的各位网友,对许北雄会长的采访就到此结束了。谢谢收看,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