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的圣火在“明光”燃烧
——合肥市瑶海区明光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罗效民采访录
本网记者 段贤来
上图:左为罗效民 右为段贤来
2019年12月24日上午,在这个细雨蒙蒙的冬日,我来到了瑶海区明光路街道填海巷社居委,专访了按照约定在此等候我的该街道党工委书记罗效民。
记者:近日我们从有关方面获得消息,明光路街道在您的带领下,在全省率先开展“以孝治家”活动,并在填海巷社居委开办了“以孝治家大食堂”,把社区内所有鳏寡孤独的老人都请到了这个大食堂就餐。请罗书记谈谈你们开展这项活动当时的背景情况?
罗效民:早在1988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出版了一本著名的畅销书——《1999不战而胜》。尼克松在这本书里提出了美国支持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反共革命运动”,他把“不战而胜”的希望寄托在中国青年人身上。他在书中这样描述中美的未来,“当中国的年轻人不再相信他们的文化,不再相信他们的传统,不再相信他们的价值观的时候,就是美国对中国不战而胜的时候”。
当下,我们所面临的困难和危机是前所未有的,现实生活中道德滑坡、诚信丢失、取财无道……这究其原因是人的道德出了问题,宏扬传统文化,坚持四个自信,乃是我辈为下一代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的当务之急。
记者:那谁来弥补这种道德缺失?
罗效民:只能靠我们自己!依靠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发动基层社区居民从我做起,从家做起,从身边做起。
记者:从哪里入手?
罗效民:从弘扬“孝道”入手,只有孝才能唤醒人们的良知。
百善孝为先,孝是做人的根本,是道德的根基,一切教化都是从孝道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孝道开始做起,做儿女的是好儿女,做夫妻的是好夫妻,做父母的是好父母,做领导的是好领导,做百姓的是好百姓。当我们每个人都努力把孝道做好了,夫妻和谐了,家庭和谐了,邻里和谐了,国家也就和谐了。有鉴于此,我们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发动辖区内广大居民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旗帜,以践行孝道为主要内容,以学习《弟子规》为主要读本,以“孝行天下,天下孝行”为目标,以社区为依托,在全省率先开展“以孝治家”活动。
记者:贵街道开展的“以孝治家进社区活动”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运行的?
罗效民:是通过“三驾马车”共同发力和实施“三大工程”项目来运行的。
记者:请问是哪“三驾马车”和哪“三大工程”?
罗效民:所谓“三驾马车”,是指早在2015年,瑶海区明光路街道填海巷社区被列为“以孝治家”全国试点单位后,我们组建了三支队伍——基层党组织队伍、义工队伍、慈善企业家队伍。我们把这三支队伍称之为“三驾马车”。在具体施行中,通过基层党组织队伍的政治引领,规范“以孝治家”行动的正确发展方向;通过义工队伍,组织社区内的广大志愿者积极参与活动,解决以孝治家活动的人力问题;通过社区内慈善企业家的善行义举,捐资捐物,以解决以孝治家的物力问题。
所谓“三大工程”,即通过上述的三支队伍,推动“以孝治家大食堂”“社区书院”“健康家园”这“三大工程”项目,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风宣传和“孝”文化倡导活动。
记者:您刚才在介绍“以孝治家”活动中,谈到了你们采取的“三大工程”项目,请您就此问题再深入介绍一下如何?
罗效民:好的。一是以解决就餐不便的老人,开办“以孝治家大食堂”,专为社区内失去买菜、做饭能力的空巢老人、残疾人与鳏寡孤独的老人提供免费午餐,还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上门的服务;二是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平台而设立“以孝治家社区书院”,主要以吸收中国千年书院文化精华、融合民俗、传统文化进行德行教育,培育仁、义、礼、智、信,弘扬家教、家风、家道为内容,开展了“家风家训”宣传和“国学大讲堂”“亲子教育沙龙”“爷爷奶奶一堂课”,“汇聚童萌的力量”等各项活动;三是为社区居民健康养生、疾病预防而设立的“以孝治家健康家园”——这是集预防保健,健康养生,理疗康复于一体的多功能平台,我们引进了健康风险评估系统,专注于疾病的早期筛查;由义工志愿者运作,为社区中老人提供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血糖血压检测,康复理疗,健康养生,健康讲座,中医养生体验等服务内容,并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健康服务。
记者:你们自从推行“以孝治家”活动以来,贵街道由此发生了哪些明显变化和产生了那些良好的社会效应?
罗效民: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孝立则德立,德立则人立。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孝道开始做起,家庭、邻里、社会就都和谐了。我们通过多年的努力,以孝治家活动取得丰硕成果。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辖区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以孝治家”活动就是号召辖区居民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孝道文化,组织大家“从我做起,从家做起,从身边做起”,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友爱、奉献的精神氛围,最终达到社会风气的根本性好转。
二是辖区的党群、干群关系的明显改善。“以孝治家”行动得到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的高度重视和关怀,辖区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党组织和人民群众通过“以孝治家”活动这个大平台,干部和群众建立了广泛亲密的联系,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都积极把组织的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里,使党政部门的形象得到了良好的提升,人民群众也打心眼儿里拥护党、跟党走。
三是辖区内的家庭、邻里关系和睦明显提升。我们在开展“以孝治家”活动中,紧紧抓住“我们的传统节日”主题,充分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小年等重要传统节日,在社区内举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统节日“大家庭联欢会”,特别在重阳节,中华母亲节等孝亲节日里,组织各种有效的孝亲助邻活动,带动孩子们为父母爷爷奶奶尽孝,培养社区孝亲敬老的美德,增进邻里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使社区内家家户户充分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以孝治家,幸福万家”的快乐,特别是依照“抓两头带中间”(照顾好老人,教育好儿童)的原则,大力开展“家教家风家道”活动,通过学习圣贤、楷模的家教家训,激发社区家家户户总结自家的家教家训,让后代子孙不忘祖训,分享、秉承、践行祖先的世代相传的家教家风家道,弘扬中华文明“家国文化”,实现“人人是孝子,处处见孝行”的幸福大家庭。
记者:听您详细介绍了“以孝治家”活动开展情况,深受感动和启发,使我感到“以孝治家”行动是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中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途径,请您就此项工作谈谈今后的打算?
罗效民:孝是中华民族的魂,孝是中华文化的根,中华民族以孝立命,以孝传承。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多年,生生不息,团结奋进,靠的就是由孝演绎而来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十二个字。中华文化也可以说是道德文化,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中华文化说到底,孝是根本。由此可见,通过开展“以孝治家”行动,唤醒人们的孝心、爱心和恭敬心,促使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下一步,我们将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的要求,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我们还将持续深入持久地开展“以孝治家”系列活动,进一步扩大“以孝治家”受众面。
首先是进一步巩固扩展“以孝治家大食堂”,可根据各社区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展,把“以孝治家大食堂”办得更多一点,范围更广一点,让更多老年人受益。在服务内容和水平上更扩大和提升一点,即从解决老年人午餐到提供一日三餐问题。除满足就餐需求外,利用“大食堂”开办“大课堂”,开展一系列仁义礼智信为主题的课堂活动。让社区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用。
其次是进一步办好“以孝治家”社区书院。我们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特点,因地制宜、发挥优势,通过以孝治家三支队伍走进社区,进一步扩展社区书院的功能,如开展“以孝治家大讲堂”进行明理和品格教育;开办“家文化”活动,对青少年儿童进行“家教家风家道”教育,从娃娃抓起,从心里培植他们“孝的种子”,树牢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正确观念。要把社区书院真正建成一个集学习、培训、文化活动、职业教育等多功能平台。
第三,要进一步把”以孝治家健康家园”办成一个集预防疾病、健康养生、理疗康复的多功能平台。我们将辖区内的居民建立健全健康档案,对疑难杂症病人定制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及跟踪服务;不定期的开展基本的防病防疫、健康养生、预防保健等知识培训。通过开展健康家园的一系列项目活动,使辖区内的更多居民在家门口受益。
另外,我们还将“以孝治家”活动纳入社会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其在“以德治国”、社会治理中的更大作用。总之,我们将“以孝治家”活动深入到每个社区,让孝文化渗入到每个家庭。我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努力,“以孝治家”的事业,正像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