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敏检察长(左)在接受采访
曹敏同志是安徽省16个省辖市检察院唯一的女性检察长,也是我自1994年7月写“做人做官”文章以来采访的第一位女性官员。采访了她,从此就填补了一块空白。
她来铜陵任职之前,是马鞍山市检察院的副检察长。不知她比较过没有,当“一把”与当“副职”的明显区别在哪。想到这儿,我便由此发问——
您认为,当副检察长与当检察长相比,最大区别在哪里?
曹敏:副职不能越权,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属于自己范围内的工作,就我来说,可能不太关注,但对于集体的活动,我还是比较喜欢参加的。正职或一把手不可能是全能的,所有业务也不可能都熟,但一定要把每个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大家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全力做好工作。这对于正职或一把手来说,可能是最为重要的。
我发现,有的一把手能力很强,但就是跟大家沟通交流有问题,——其他人不支持,其实他也很难把工作做好。这样的一把手,干工作亲力亲为是可以的,但是别人的积极性差,也会严重影响工作。还有的一把手,喜欢当“甩手掌柜”,但他有人格魅力,能把下属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把各自分管的工作做好,——这样的一把手,我觉得也是可以的。因为一把手主要是一个宏观方面的把握,把大的方针政策落实好,把人用好,把大家的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就可以了。
记者:对您来说,那几年当组织部长的经历用处很大;如果不是有这个垫底,让您当检察长,恐怕还有点不知所措呢(笑)。
曹敏:(笑)是的。那我肯定心里没底,让我干我也承担不了。我在当涂县当5年组织部长期间,经历了很多事情:党员先进性教育三批次的活动和农村综合改革、区划调整等一些大的活动,都是由我们组织部具体组织实施和直接参与的。这对我来说,是个很好的锻炼。
记者:您当年从一个区检察院的正科级检察员,突然被提拔到区委政法委当书记,在面对公检法司这几家一把手的时候,您当时心里是个什么样的状态?开过协调会吧?
曹敏:开过协调会。我觉得还好,平常跟他们都很熟悉,因为我在检察机关呆的时间比较长,批捕、起诉都搞过,跟公安法院接触比较多,和他们都熟。后来搞协调的时候,因为业务比较熟悉,也没有什么大的压力。
记者:虽然您与他们很熟,但是位置不一样啊:您原来面对他们的时候,虽然他们有的跟您不一个单位,比如公安局长、法院院长等,但相对您来说他们也算是领导啊;后来您突然变成他们的领导了,召集他们开会,包括协调一些案件,在那样的情况下,您的心态是怎样的?
曹敏:我还好,感觉是平等的。我没有特别感觉我是领导了,在领导机关领导他们。协调也是很平等的,并且协调的案件不多,因为我在那个岗位上呆的时间很短,总共只有两个多月。
曹敏检察长
记者:我指的是哪怕只有一次的协调,在面对他们的时候,您的心态变化,当时可明显?
曹敏:不明显。没有觉得心里有压力,感觉他们原来都是领导;我也没有觉得我是领导,非要摆出一副领导架子,——两方面都没有,就是很自然的。
记者:那他们面对您的时候呢?
曹敏:也还好。就是感觉到他们对我更客气了,比过去更尊重了。我要是讲个什么事,电话一联系,都非常积极主动地配合。
记者:您有这个机遇和经历太重要了。虽然只有一两个月,但您毕竟在那个位置上面对过公检法司的这些领导或一把手,曾经给他们召开过会议,协调过他们。为此,他们对您不一样了,您的心态和阅历也不一样了。
曹敏:(笑)是的。
记者:之后,您又当了组织部长,虽然是县级的,但与您今天当一把手在很多方面有相通之处。最起码,在心理上来说,您的变化应该是不大了。
曹敏:对。
记者:您刚才讲,有的一把手很有魄力,很有能力,亲力亲为都是可以的,但在如何调动属下积极性方面比较欠缺,为此会严重地影响工作。请问,您在这方面是如何做的呢?
曹敏:我主要得益于在当涂县当组织部长期间的经验。那几年,我在做人的思想工作方面是有一些收获的。
当时,正赶上农村综合改革,面对很多干部,特别是当时省里有一个政策,对乡镇原来联名选举上来的农民身份的乡镇干部没有办理选聘手续的,全部不安排了。像这种情况的,我们县有7个人。宣布的时候,他们都很气愤。因为他们在乡镇担任领导也有几年了,突然一下子给“拿”下来了,他们就觉得接受不了。有几个到我办公室把门一踢,说找你来要饭吃了。当时我们办公室的同志看到后特别紧张。我说没有事。我就和来找我的那几个人讲,你们先冷静冷静,咱们坐下来慢慢谈一谈。首先,我代表县委和组织部对你们过去在乡镇做出的工作、付出的努力给予充分肯定。其次,和你们再说明一下,这是上级的决定,我们作为下级的,必须服从;你们也在乡镇当过几年领导,应该知道,你们的去留不是我们能决定了的。再者,你们的能力都很强,年龄又比较轻,——改革开放都这么多年了,凭你们的能力到任何地方都会有一碗饭吃的……我跟他们讲了很长时间,最后,他们都表示理解,客客气气地走了。之后,再也没有来上访。
调整岗位或干部变动的时候,都要和他们谈心。长期下来,应该说就积累了不少这方面的经验,包括逐渐知道了应该如何跟不同的人去谈心,怎样才能让对方接受你的观点——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面对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应该说,在组织部当那几年的一把手,对我以后的工作还是有很大好处的。
我来铜陵院当检察长以后,尤其觉得,一个人的能力再大都不可能把全院工作做好,更需要依靠大家把各自工作做好。工作和压力要层层分解、层层传递,不能都放在检察长自己手上,搁在自己身上。
我刚来的时候,通过与大家交流谈心,发现队伍有些问题:思想状况和精神面貌不是很好。针对这种情况,我就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大力抓制度建设,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干警素质等。现在,情况很好,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很高。
记者:您觉得,检察长是否应该把办案作为主要工作来抓?
曹敏:对。要是不办案,党和人民就不会满意我们;贪腐、渎职者就更不会在乎我们!
记者:对,确实是这样的:检察院不办案,根本没有出路!
曹敏:不办案也体现不出我们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职能。所以,执法办案是我们要抓的一个主要工作。这也是我现在压力比较大的地方,特别是案件的数量、质量和案值问题。不过,今年比去年好多了,同比有大幅度增长;涉案人也不少……
我已经跟大家讲了,要多注意发现线索,只要有案件,就一查到底!
记者:现在,老百姓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从最高检到基层院,这几年查处的力度还都是比较大的。一定要多打老虎、打出声威,才能对得起党和人民,也才能体现检察机关和检察官的自身价值和作用。
曹敏:是的。
曹敏检察长
记者:您刚才说的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这很好。但最终,还是要体现在办案上。
曹敏:对。要把案件数量搞上去,质量提高,其他的工作也要搞上去。以前,我们不光是案件数量、质量在全省排后,各项工作也都比较弱。比如信息工作、档案工作、统计工作、保密工作、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工作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在全省都比较靠后。
今年开始,干警的精神面貌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信息工作也排在全市政法系统的前列,统计工作的误差率也已经较低了。
记者:很好,很好,您干得很好!
曹敏:(笑)只要大家有积极性,有干劲,就好办了。
记者:这也是您来铜陵之后,战略决策的第一步。这么快就实现了,真不简单!
曹敏:(笑)这只相当于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不过,只要不停地往前走,总会到达目的地的!
记者:是的,凡事只要有信心,有决心,有方法,敢于付诸实施,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曹敏:是这样的。
记者:您觉得,作为女性检察长,和男性检察长比较起来,可有哪些不方便的地方呢?
曹敏:我觉得作为女同志,在魄力和创新意识方面不一定有他们强。但女同志也有自己的优势:工作比较细心,干事比较认真;感情细腻一点,跟大家沟通交流比较好,团结协作比较好;善于发现每个人的优点,善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要说其他方面的弱势,也不是特别明显。这个也不要比力气,只要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一般都应该能搞好这项工作。
要真说弱项和不方便的地方嘛,那就是在交往上,我可能不如男同志。我本身与外面交往就少一点,这可能是我的弱项。男同志呢,和人家好交往,包括别人跟他们交往也没什么顾虑。作为女同志,和人家交往,人家有顾虑,我也可能有顾虑。
记者:您的顾虑来自哪里呢?
曹敏:我的家庭观念强一些,有点闲时间,还是想跟家人多聚聚。总之,要是跟人家出去吃饭喝酒打牌,我还是有顾虑的。
记者:怕人家不能接受,还是自己担心?
曹敏:我自己也不能接受,也担心别人不能接受。
记者:(笑)还有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
曹敏:(笑)多少有一点吧。
记者:不过,您作为检察长,一般也不能接受吃请。
曹敏:这个有利有弊。要是经常跟人家在一起交往,能开阔视野,听到很多信息,还有可能扩大一些线索来源:这是有利的一面。不利的一面就是,如果跟人家关系搞得太近了,在查处案件涉及到这些人的时候,也很为难,可能会有心理压力。
像我现在这种情况就不存在有心理压力,因为与人家没有过多交往,没有私人感情掺杂在里面,所以只要有线索,肯定会一查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