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补、融资、要素供给、服务保障……一项项扶持政策出台,安徽“专精特新”企业将迎新利好。记者4月3日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获悉,我省出台《进一步发挥专精特新排头兵作用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多领域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做大做强。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血液”,长期以来,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难点与痛点。 《意见》提出,实施“千家百亿”融资计划,将“专精特新”企业纳入“千名行长进万企”活动进行对接,力争每年为1000家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贷款融资100亿元。
除此之外,省财政还将统筹安排资金,对融资担保机构开展的省专精特新企业信用担保贷款业务给予保费补贴;从2020年起,每年从原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基金财政出资中切块安排规模,专项用于投资专精特新等优质中小企业。
在奖补方面,也提出了新政策,给出了“真金白银”。 《意见》指出,对省认定的成长型小微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专精特新冠军企业,每户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50万元、50万元、80万元。对国家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每户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100万元。
“‘专精特新’企业是我省创新转型升级的排头兵和主力军;‘专精特新’已成为我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代名词’和中小企业追求的金字招牌。 ”省经信厅副厅长吴韦人说道,目前,74%的省专精特新企业都是高新技术企业,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的30%;拥有159个“中国驰名商标”,占全省总量的1/2。
《意见》提到,力争到2022年,全省培育省专精特新企业3000户、专精特新冠军企业400户,争创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0户,壮大具有持续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示范群体,成为引领我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来源:安徽日报)